短讯!全面放开31天!一线城市到达顶峰,三四线已爆发,农村将成重灾区

时间:2023-01-09 14:48:28来源 : 财新说

随着2022年的12月7日,国家行政机构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10条”优化措施的颁布与实施,促使了中国的疫情社会面宣布全面开放。


(资料图)

而由于奥密克戎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、潜伏期长、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较大、隐匿性强等特点,在政策宣布全面放开后,人民群众的整体感染率极速上升。

目前来看一线城市到达感染高峰值,三四线城市呈集群式爆发趋势,而我国的农村将成为本波疫情的重灾区。

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恐成重灾区

由于新冠奥密克戎病毒的特异性,年龄结构将成为辨别某一区域感染情况的数据支持。

根据中国社科机构(截止2022年7月24日)数据表明,本次数据采集采用的方式是抽样调查法,通过在国内10余个省份(含东北地区、华北地区、西北地区、广东省等数据)50余个县级行政区域、150余个镇级行政区域、310余个村落收集了约3900份的样本数据,1.5万余人的个人调查信息。

本次数据的结果表明,在样本数据中约有大于等于六十周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占比,已经到21%,其中以六十五周岁为分界线,大于等于65周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占比竟达到了约14%。

按照国际标准来看已经达到了老龄化社会的阶段。而人口老龄化的严重,直接反应了罹患基础疾病的概率,要知道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病毒,一旦感染上对于基础病较多的老年人发生重症和死亡的概率非常大。

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年人的自身免疫功能较弱,更加带来严重的风险性,农村地区的这种年龄结构将成为病毒的攻击点之一,恐成重灾区。

农村疫苗接种率较低恐成重灾区

新冠疫苗对于疫情防控及搭建免疫屏障,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我国疫苗目前以三针剂次为主,分别为第一针、第二针以及加强针。

随着本次疫情病毒的逃逸性较强,未来将会进行第四针次的接种。目前根据国家卫健部门相关的数据统计得出,我国农村第一针疫苗的接种覆盖率在百分之90以上,两针次均接种的人群约在百分之89,加强针的接种覆盖率约在百分之72。

整体其中农村60周岁的老年人,第一针覆盖率百分之89,两针均接种约为百分之85%,第三针次接种覆盖率约占百分之67。

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,我国农村疫苗接种情况覆盖面存在盲区,第三针次的疫苗接种情况较低,从而导致农村群体免疫屏障构建难度较大,参照目前的病毒传播速度及特性,农村地区恐沦为本次疫情爆发的重灾区。

农村基础医疗薄弱恐成重灾区

基层新冠病毒疫情防控,除了需要精准施策、普及疫苗接种外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医疗救助。作为疫情防控的末端环节,农村基层医疗是重中之重。

中国是发展中国家,目前的人均医疗资源较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而相比较与都市、城镇等地,在人员方面农村地区由于资金不足、生活条件差、对专业技术人员待遇较低,导致农村地区很难招聘到高等医学专业技术人才,进而导致医疗诊断水平较低;

在医疗设备方面,农村地区的乡镇卫生所厂房设施老旧、检测设备不全,很容易导致耽误急病救治的现象,医疗救治水平受影响较大。

基础医疗条件薄弱,或因救治不及时导致重症病例的比例增多,恐成为重灾区。

综合以上三个论点,可以得出在疫情肆虐的当下,农村地区将成为疫情爆发的重灾区,而如何将感染率、救治率降到最低目前也成为了摆在我们目前的难题。

也希望在宏观方向上对症下药,首先在老龄化人口严峻的现实问题面前,希望有关机构能够推动当地农业发展政策,健全保障机制,鼓励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来就业,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照顾到老人。

其次,面对农村疫苗接种率较低的情况,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,对于教育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,采用多种因地制宜的方式普及接种疫苗的禁忌事项,为构建农村群体免疫系统做好前段工作,降低疫情危重症的风险比例。

最后一点就是农村基础医疗薄弱的现实问题,针对本现状相信国家会贯彻好医疗体系的十四五发展规划,强化农村医疗技术人才和设备的储备,增大农村疫情危重症救治率。

关键词: 农村地区 疫苗接种 可以得出

推荐内容

Back to Top